返回麻风性葡萄膜炎

麻风(leprosy)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疾病,又称为Hansen病,主要累及皮肤、周围神经、黏膜和眼组织。在眼部可引起兔眼、巩膜炎、巩膜外层炎、虹膜睫状体炎等。..... 【查看详情】

(一)发病原因麻风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细胞内的细菌,呈短小棒状,(0.21×3)??m~(0.5×8) ??m大小。人是麻风杆菌的主要宿主,其他动物如犰狳、黑猩猩、猴子等也可被感染。(二)发病机制麻风杆菌侵入机体后可直接造成........ 【查看详情】

1.全身表现 麻风杆菌感染后经过3个月~10年(通常为2~5年)的潜伏期才发病。虽然不同类型的麻风有不同的临床表现,但基本的病变为皮肤损害和周围神经病变,也可侵犯黏膜、淋巴结和眼组织,少数患者出现睾........ 【查看详情】

治疗氨苯砜和利福平是治疗麻风的有效药物,但易于发生耐药性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以下联合用药方案:①对于少菌型麻风患者,给予氨苯砜和利福平口服半年,氨苯砜的剂量为每天100mg,自服;利福平的剂量为每........ 【查看详情】

麻风性葡萄膜炎问答
没有解决?向医生提问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