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登革出血热

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临床类型。起病类似典型登革热,发热2~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,发生多器官较大量的出血和休克,出现血液浓缩、血小板减少、白细胞增多、肝大。多见于青少年患者,病死率较高。1950年在........ 【查看详情】

(一)发病原因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(Flaviviridae)中的黄病毒属(Flavivirus)。病粒呈哑铃状、棒状或球形,直径为40~50nm。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,长约11kb,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,基因组与核蛋白一起装........ 【查看详情】

潜伏期同登革热,临床上可分为单纯的登革出血热及较重的登革休克综合征两型。1.登革出血热 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,常于病程的第2~5病日出现病情突然加重,表现为皮肤变冷,脉速,昏睡或烦躁,出汗,肝........ 【查看详情】

(一)治疗除实施登革热的支持及对症治疗外,尚需采取下列治疗措施。1.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 与登革热相同,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大便情况,应保持2000ml/d左右的尿量,每天排大便1~2次,并且,应注意观察患........ 【查看详情】

登革出血热问答
没有解决?向医生提问咨询